??

中风吃什么好

  中风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喝酒等,多项研究认为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水果蔬菜有助于降低中风危险。

适宜食材

1、最好食用植物油

2、低糖、低脂、高蛋白性食物

3、多吃蔬菜和水果

禁忌食材

1、肥甘甜腻、过咸类食物

2、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嗜烟、酗酒

中风患者语言康复训练

部分中风患者会面临病后失去语言能力,不过不用担心,通过以下康复训练恢复语言能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1.口语表达能力的康复训练:先要进行舌肌、面肌、软愕和声带运动的训练,以使语言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发音训练最简单的方法是结合日常生活令患者与人交谈。

2.听理解障碍的康复办法是教患者看训练者发音时的口唇动作与声音的联系,并配以物或图,以达到理解目的。

3.文字理解力的康复训练:让患者看物或画,或以指字复述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4.书写的康复训练:应从写患者的姓名开始,渐至抄写词句,直至写短文,用左手写。应利用尚保留的语言功能进行上述训练,如有的老人患中风失语,但还能唱歌,则应鼓励其唱歌。经2-6个月的训练,失语症状可不同程度地恢复,但只要语言未完全恢复,仍应坚持康复训练。有的患者甚至经过5年时间,语言功能才完全恢复。语言康复训练最好在家中由家属帮助进行。因没有干扰,且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医院内进行更为有效。因中风老人的社会及文化背景不同,故语言康复训练一对一进行效果更佳。

总之,卒中患者语言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的快、优、劣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关心程度。故一般来说,与子女同住者比不与子女同住的卒中老人功能恢复得快。此外,理疗、超声波治疗、针灸及促进神经代谢药物治疗、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草药治疗等均可同时采用,以利卒中的康复训练更快取得成效。

夏天应该如何预防脑中风

有些人认为,冷天儿才发生脑中风,热天儿没事。然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炎夏也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因此不可麻痹。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能高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

1.要重视对原发病的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症是引发脑中风的根源。据统计,90%以上的脑中风患者都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重视合理使用降压药降血脂药,多吃些能软化血管和能降血脂的食物,并科学地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2.要避免贪凉。老年人血管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候易发生意外,因此取凉不可过分。使用空调的家庭,空调不可调得过低,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7℃—8℃为宜,使用时间不可过长,出入空调室次数不宜过多;使用电扇不可直吹肌体,可将扇叶固定,用其吹墙后返回的微风取凉。老弱者取凉最好还是用手摇扇。

3.要科学饮水防止血液浓缩。水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维持着人体内正常生理功能;水和其他物质构成血液、淋巴液、负责把营养输送给全身;由水参与的各种消化液能帮助摄取营养;体内代谢物的清除也有赖于水的帮助;水能保持肺泡的湿润,有利于呼吸;水是全身各关节的润滑剂,更是神经系统的缓冲剂。盛夏时人常常大汗淋漓,特别是劳动锻炼之后,体液消耗极多,若不及时补水,血液浓缩、血流变缓、出现血栓,不但易堵住脑部血管,使大脑缺血发生中风,还易堵住冠状动脉,引发心绞痛。更易引起尿液浓缩影响肾脏对毒素的清除,形成尿路结石。还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引起大便干燥等病症。因此,老弱者盛夏要注意科学饮水。老年人对体内缺水反应能力低,若到渴急了才喝水已为时过晚,应采用“多次少饮”的补水方法。这是因为人的体液是逐渐消耗的,所以一次喝水量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水中毒”,出现胃肠不适、头晕等症状。老弱者活动量较少,体内含水量相对少些,每天补水毫升足矣。

4.要注意脑中风前兆。脑中风出现前常会出现一过性视物障碍或失明,突然头痛头晕,说话不清,半身发麻,频频打哈欠,嗜睡等不正常现象,应高度警惕,立即卧床休息,医院检查就医。

5.注意平时保健。有心血管病的人每天睡醒觉后不可猛然起床,应先在床上稍停几分钟再慢慢下床。另据美国医学研究,经常吃些含钾多的食物,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地预防脑中风。

6.搬运脑中风病人要注意方法。脑中风症状一旦明显,切忌慌乱紧张,应将病人平放在床上,避免头部晃动。家若住在楼上,医院搬出时,千万不能头朝下,应尽量平稳抬出。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多数神智清醒,尽量安慰病人,使其情绪稳定。

应该如何预防中风呢?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特点。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而引起脑部血循环障碍和脑组织损害所致。

一提起中风人们往往谈虎色变。中风病变发生在脑部,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重者危及生命,轻者留下残疾。中风常常是“突然袭击”,令人们防不胜防。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风发病是脑血管漫长病理过程的最终结局。在脑血管疾病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个脑血液循环轻度失调而尚可代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通常会有一些异常的症象。这些表现在临床上被称为先兆症状又称前驱症状,也就是可能发生中风的预兆。若能及时发现这些先兆进行预防,常可阻止脑中风的发生。

常见危险因素及先兆是:1、高血压;2、高血脂症;3、糖尿病;4、冠心病或心房纤颤;5、有烟酒史;6、有口服避孕药;7、一过性头痛;8、阵发性眩晕;9、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10、手握物体时无意中失落;11、突然失语和写字困难;12、一时性吞咽困难或一侧面瘫;13、一眼突然失眠或偏盲。

以上各项,前8项按5分计算,后5项按10分计算,中老年人积分若超过20分,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寻找病因和潜在的病理状态,进行必要的治疗。一般来说,积分越高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较大,若积分在40分以上,更应积极预防治疗。

中风的预防,首先是治疗原发病,如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进行积极治疗。实践证明,若这些原发病得不到控制,将大大增加脑中风的危险性。其中,高血压为诱发脑中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故控制高血压维持血压于正常水平尤为重要,临床上常用降压药物有珍菊降压片,它对高血压各期病人均有效,且能提高其它降压药物的疗效,降压亦平稳,受众多患者的欢迎和青睐。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很重要。要适应低脂肪、低热量、低糖和中等量食盐的饮食方式。戒烟限酒;多吃含钾较多的食物,如水果、黄豆、海带、蘑菇、蔬菜等;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减轻体重;保持乐观情绪,正确面对现实,避免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对积分过高,或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及原中风病史近期症状反复者,要给予药物治疗,如有可能最好住院进行正规治疗,以预防脑中风发生。

冬季应该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综合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每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0.1%~0.2%,死亡率约为0.1%,致残率高达60%~80%。在北京,脑血管病占所有疾病死因的第一位。

在中国北方地区,秋冬或冬春季节变换时,昼夜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超出人们的生理调节范围,因此,该病的发病率高于其它季节。尤其是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群本病的发生率就更高。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有效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呢?

1.对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的、积极的、有效的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1、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等,一经发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长期的治疗和观察。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孕龄女性应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这包括戒烟、戒酒、劳逸结合、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倡低盐低脂饮食等,应多吃鱼类、蔬菜、水果。近来有适量饮用绿茶和葡萄酒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报道。

4、注意精神、心理卫生,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减少紧张、焦虑、抑郁情绪。

2.一旦发生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发视力下降、失明,突发头痛、眩晕等情况应及早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6~8小时内可进行有效的动静脉溶栓治疗。

3.目前一些脑血管病患者及该病的高危人群常在季节变换时进行“预防性输液”,这项措施尚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的证实。

中风康复不宜“超保护”

中风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可怕之处就在于多数病人不是死亡,就是留下瘫痪的后遗症,从此卧床不起的不在少数。在美国,中风也属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大概占美国全部死亡人口的10%~12%。

在中国如果家里有一个瘫痪的婆婆,而媳妇贤惠,每天喂水,喂饭,端屎,端尿,这就是好媳妇。但如果从一个康复医生的角度来看,特别是美国的康复医生来看这件事,可能就会提出3个问题:第一,这个婆婆是不是经过了正规的康复治疗。第二,她是否独立恢复了残疾功能,如果没有完全恢复,那么剩余的一部分能不能用器具来替代,比如说病人走路比较困难,那么是否给她买了助行架或轮椅,让她能自己走一段路。第三,家庭是不是对病人有超保护现象,就是说病人可以做的事情不让她做。如果有超保护现象,是完全错误的。独立做事,是使人长寿,使人觉得自己生命有价值的最好办法。我们千万记住,对于一个要康复的病人来说,什么都没有他自己能够独立做事、独立行动更为宝贵。下面就从康复的角度来谈谈对中风后存活病人的处理。

1.关于肌肉和关节挛缩的问题

肌肉和关节挛缩是中风后病人残疾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在美国当病人发生中风以后,一般都是在当天或第2天,就有康复医学专业的医生和治疗师去对这个病人会诊。比如说病人是一侧偏瘫,左手和左腿中风以后都不能动了,康复医生就会下医嘱,治疗师给予病人左手和左腿每天定时的被动性运动。运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节,要活动每一个关节,使它活动到最大的限度,防止关节强直;二是肌力,被动活动肌体,能够保持肌力防止废用性萎缩。在这里强调的是一定要早,要及时。

2.骨质疏松

当骨头不在正常活动状态下承受压力的时候,最早在30小时就开始出现骨质疏松。一个偏瘫的病人如果不注意骨质疏松的问题,很可能会出现髋关节股骨的骨折。对骨质疏松的治疗,第一要尽早地活动肢体,哪怕是被动性的活动。第二要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

3.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的概念就是当病人瘫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骨头旁边的软组织就会出现钙的沉着,主要引起的症状是疼痛。对它的治疗,用解热镇痛药,加强肢体的运动,防止摔倒。在各种瘫痪的类型里,右侧偏瘫最容易出现摔倒。对摔倒的预防,首先要由康复医生和治疗师来确定病人的活动能力,当病人不需要别人来帮助的时候,首先让他使用助行架,助行架在美国是非常普通的康复用具,它和拐杖最大的不同就是助行架本身是稳的,是四个脚着地,人可以把自己的体重托付给它,这点是手杖和拐杖都做不到的。

4.衰弱,预防卧床所造成的人体衰弱

如果一个正常的人卧床7天,带来的衰弱需要用另外的一个7天,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应在病床旁边放一把椅子,看到病人病情稍微缓解一点,就要求病人每天坐椅子至少3次,以避免长期卧床所带来的衰弱。

5.排尿困难或尿失禁

中风的病人大概有50%到60%会出现排尿困难或尿失禁。但一般在6个月到两年之内都能自行恢复,有些病人甚至1个月就完全恢复了,最迟到4年也能恢复。病人过了危险期以后,在美国就不再用留滞的导尿管,因为长期留滞导尿管,会造成尿道感染,常见的是绿脓杆菌。尿路感染多指的是膀胱感染,膀胱感染会上行引起肾盂感染,肾脏严重感染的后果就是肾衰。去除长期留滞的导尿管后,用一次性的导尿管,每天用4次,尿道口应该进行很好的消毒。

6.褥疮

褥疮常常发生在骶部、脚跟。对骶部褥疮的预防就是翻身,要勤给病人翻身。对脚跟褥疮的预防,在美国是用一种脚托,脚托把脚整个托起来,使脚跟悬空,避免引起褥疮。在过去,美国也用橡皮圈、轮胎的内带那样的东西,把病人臀部托起来。现在美国已经不用了,因为发现托起来的圈本身就可承受很大的压力,现在常用的是给病人改换非常软的褥子。

7.吞咽困难

大约25%到45%的中风老人会出现吞咽困难。吞咽困难的治疗首先是插胃管或是做胃造瘘,然后由语言治疗师来治疗吞咽困难。语言治疗师管两件事,一是说话困难,一是吞咽困难。给病人治疗吞咽困难的时候,第一步是通过各种检查来确定病人肌肉麻痹状况,给病人试着调节食物的干稀程度。

怎样预防脑中风

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5.银杏可以减低中风后的脑部损伤程度,并达到保护脑部功能的目的。因为银杏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成份,可以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因此也许可以作为中风治疗的配合疗法。并且对于脑部血液流量不足或其它脑部血管疾病也有预防效果,应该注意的是,过高剂量的银杏并没有这种效果。

中风病人的关节活动操

冬季温度普遍偏低,不太适合户外运动,不过室肉操还是可以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适合中风患者的关节操。

准备姿势:

身体坐直,双脚平放地上,双肘放桌上,双手交叉,以力量较差之手大姆指在上。

1次

方法:双手交叉互握;双臂尽量往前伸直

2次

方法:双手交叉互握,肘部弯起,撑于桌上;手背尽量往左及往右触及桌面

3次

方法:双手交叉互握;肘伸直;双臂尽量抬高

4次

方法:双手交叉互握;双肘紧靠桌面;左右手背交替触桌面

5次

方法:双手交叉互握;双肘双曲;手腕交替弯至左、右方向

6次

方法:双手交叉互握;双肘双曲;手腕交替弯至左、右方向

7次

方法:不靠桌子;双手交叉握,肘伸直;身体往前弯,手触及地面;再坐直;注意双脚平放地上

8次

方法:双手交叉互换,肘伸直;身体前弯,至双手触及地面;保持此姿势,渐渐地抬至膝部位置;再往下触及地面

9次

方法:双手交叉互握;双臂伸直于前方;双臂往右方,身体同时亦往右转;双臂往左方,身体亦同时往左转

10次

方法:头部及颈部运动:头部往右转再往左转,转时眼注视转侧之肩部;头向前下方弯至胸部,再往后抬起看天花板;头侧弯右耳往右肩方向侧,然后左耳侧向左肩方向;头绕圈→顺绕↘反绕;耸肩→放松

按摩小动作助防中风

冬春交替气候变化无常,易致气血逆乱,引发急性脑血管病,中医学称之为中风。天津中医二附院康复科主任郭振强介绍了下列自我按摩保健“小动作”,以助预防中风。

1.十指梳头

十指弯曲为“梳子”,由前额头皮一直梳到颈部,力度适中,全头都要梳到,如此反复10分钟,早晚各一次。俗话说“梳头十分钟,预防脑中风”,头部为人体经络汇集的重要部位,常梳头可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清心醒目、开窍宁神等功效。

2.揉按风池

两手拇指按于同侧风池穴(后脑勺下方颈窝左右两侧各约两个拇指大小的凹陷处),其余手指放在头两侧,由轻至重揉按30秒至1分钟,自觉穴位局部酸胀为宜,早晚各一次。可疏风清热、镇定安神。

3.按摩涌泉

左手拇指按摩右足涌泉穴(俗称“脚心”,足底第二三趾趾缝与足跟连线的前1/3凹陷处),同时右手按摩左足,按摩30秒至1分钟,以足心感觉发热为度。此法宜在临睡前或醒后进行,可起到益智补脑、宁心安神、缓解脑疲劳作用。

4.摇头晃脑

平坐,放松颈部肌肉,向前后左右点头,再由左向右然后由右向左旋转脖颈,各做1至2分钟,动作轻柔、幅度宜小、速度宜慢,每天做2至3次。可增强头部血管弹性,减少胆固醇沉积于颈动脉的机会,有利预防中风、高血压、颈椎病。低血压患者平卧做,中老年人清晨醒来不宜做。

5.耸耸双肩

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松的反复运动,每次做2至5分钟。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

谨防用药不当引起中风

脑中风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脑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脑中风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引起脑中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所致。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多种药物使用不当亦可导致脑中风发生,药物已成为诱发脑中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因。对此有关专家提出醒中老年朋友们在服用药物时应提高警惕,不可忙目服用。具体说来,可引起脑中风的常见药物有以下七类:

1.降压类药物

长期患有高血压但又没有发现自己患血压高的人,平时已习惯于在较高血压下维持其脑部血液灌流,一旦发现血压偏高,降压心切,便大量使用降压药物,甚至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致使血压在短时间里突然大幅度下降,结果使脑部血供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于凝集,对于已有脑动脉硬化、动脉内膜表面粗糙不平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发生脑血栓形成,堵塞血管,招致缺血性脑中风。因此,使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切不可操之过急,应合理用药,使血压逐渐下降至理想水平。

2.利尿类药物

速尿、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利尿类药物剂量过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可导致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加,易导致脑血栓形成。原有脑动脉硬化、血液粘滞度较高的中老年人应慎用利尿类降压药物。

3.解热镇痛类药物

高热病人往往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热,这些药物均是通过大量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继而使人大量出汗,失去水分。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致使机体缺水严重,造成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发烧时,最好不服用此类药物,而以物理降温为好。非用不可时,大量出汗之后,应及时通过饮用糖盐水或静脉点滴补液等方法补充水分,切不可大意。

4.止血药物

中老年人发生出血性疾病时,常应用止血敏、止血芳酸、6-氨基己酸、安络血等止血药。这些药物虽然有止血作用,但过量使用易引起血栓形成,阻塞脑血管,导致局部急性缺血,出现脑中风。特别是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血液更易凝固形成血栓。因此,有血栓形成倾向性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禁用此类药物。

5.抗凝药物

心脏瓣膜病已行机械瓣置换或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等。若抗凝药用量过大,容易引起脑溢血。因此,在服用抗凝药时,一定要加强凝血功能的检测,以防发生意外。

6.镇静药物

许多镇静、安眠药物如氯丙嗪、水合氯醛等,在起镇静作用的同时,也可抑制心脏,扩充血管,如用之不当,特别是在超量服用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影响大脑血流量,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发生脑中风。

7.滋补保健

中药如人参等,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长期服用时,有发生脑血管破裂,造成脑溢血的可能。因此,切不可盲目滥补。

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

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决不应看作是“阴虚阳盛”的症状。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多几倍的刺激,由于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周身岂有不抽筋、不痉挛的道理?

而且,一定会神志不清,不省人事,不论是“阳证”还是“阴证”,都是阳气聚集它处而不能归元的结果。所以,治疗原则应该是先扶其真元,同时兼顾病邪的部位。真阳元气在哪里衰败,内邪外邪就会在哪里发生,若能恢复真元,内外两邪都能灭绝,这就是“不治邪而实际就是以此治邪,不治风而实际就是以此治风”的道理。这就是治疗中风的法要。

只有如此,才能不误患者。用“祛风化痰”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就是祛风化痰的药物都会耗散元气,在这些药物中,还夹杂许多滋阴清热的药物,由于患者阴邪极盛,再用滋阴药物就会使阴邪更盛,致使患者病情转变为脱证。而且,正气虚而邪始生,不去扶正而去逐邪,甚至还去助邪,就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另外,由于患者真元衰微,用扶其元气的方法,其治愈率尚且不敢说%,何况“祛风化痰”法呢?

治疗方法:对于脑溢血患者,可先用白通加猪胆汁汤治之。

此病是由于真元亏损,阴寒太盛,将虚阳格拒在外所致,“火主炎上”,故而邪火上头。因此,除用干姜、附子的大热来助阳祛寒,还配合葱白来通阳气。但阴寒太 盛的病必定会格拒阳药,所以加人尿、猪胆汁等寒良的药品为引导,使热药能入里发挥作用。寒邪被化,真元振奋,在头的虚火必定归元,危症解除,然后辅以通络 破瘀的药物,可使脑部瘀血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消除。(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患者可能暂时出现心烦身热、张目喘促症状,医生不必惊慌,这是阳气发动、阴邪 外出的表现,凌晨3点或下午5点,症状必会减轻或消除,不应作急救处理。而且,虚火归元,大脑清凉,浑身痉挛的症状也就自然同时消除了)。

对于脑血栓患者,脱证先用大剂参附汤(人参和附子各60g以上去药渣并浓缩)救急,然后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四逆汤治之。补阳还五汤中的生黄芪必须用至g。

四逆汤中的3种药物都必须用至30g以上,此等用量只会嫌其少而不会嫌其多。 

四逆汤方:附子30克、干姜40克、炙甘草50克。

另外,脑血栓患者在发病几天后,也会发生浑身抽筋、痉挛的现象,这是由于脑部有瘀血,中枢神经会激发一些肾阳上升到脑部破瘀,但由于患者阳气衰微,一经激 发,便大部上升于脑,下焦空虚,致使二便失禁。头部的阳气有余,就会强烈地刺激中枢神经,导致抽筋、痉挛现象的发生。西医只会为患者注射镇静剂,来抑制神 经的作用。而镇静剂的作用就是在激发真元(抽取一定量的真阳),使“阴阳”暂时恢复升降的功能,从而达到镇静的目的(服用四逆汤、参附汤可以使人困倦异 常,就是真阳被振奋起来的结果,真阳的特性就是“藏”。而虚阳外越才会使人兴奋无比)。

此时应该用“回阳救逆”(而不是用抽取元气)的方法来恢复元气的功能,所以,应该服用大剂参附汤回阳救逆。服后,患者可能暂时出现心烦身热、张目喘促症 状,医生不必惊慌,这是阳药运行、阴邪外出的表现,凌晨3点或下午5点,症状必会减轻或消除,不应当作紧急情况处理,二便失禁的情况也会随之消除。而且, 真阴上升,虚火下降,大脑自然清凉,浑身痉挛的症状也就自然同时消除了。服用四逆汤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谨防中风保健的误区

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生活中人们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限烟限酒,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等,3/4的脑血管病是能被控制的。但在预防中风的过程中,要预防进入以下误区:

1.血压正常或偏低不会中风

血压正常或偏低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或有血脂、血糖、血黏度增设等因素存在,导致某支脑动脉发生了堵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引起缺血性中风。

2.小中风无关紧要

不少中风病人在发病前短时间内出现过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症状,伴有突然说话不利或吐字不清。但由于上述症状常在数分钟内消失,头部CT检查正常,而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微小脑血栓引起的瞬间脑局部缺血,医学上称为小中风。约有一半小中风病人在5年内会发生偏瘫,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小中风,及早就诊防治。

3.早锻炼会引发脑出血

医生认为中风病人越早进行康复锻炼越好,但家属往往有顾虑,特别是脑出血病人的家属,会认为早锻炼会引发再出血。其实康复锻炼引发再出血的机会很小,只要血压平稳,动作幅度不猛,就不会引发脑出血。相反,康复锻炼太晚会丧失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但是,康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同时不要用力过度,或过分劳累。

4.只管服药不检查

常有患者使用抗凝药,不注意监测。因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偏瘫的患者多见于心房纤颤,这类病人要终生使用抗凝药,同时进行用药监测。尤其对于彩超检查发现心房内有血栓的病人,在使用抗凝药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剂量。否则,用药多了,会引起出血,用药量不足,又会引起血栓。许多风湿性心脏病人术后出问题,都是由于这个问题没处理好。

5.少服几次药没关系

一些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常忘记服药或重复服药。所以,建议中老年朋友将自己常服的降压药、降糖药、强心药等分开包装,上面注明服用日期及早中晚具体时间。或者把每日用药种类按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家庭醒目处。工作繁忙的朋友应备三套药,办公室、家里、手提包内各一套,随时提醒自己服药。

6.中老年人才易发生中风

虽然90%的中风都是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毕竟还有10%的中风病人不是中老年人。因此,年轻人不可掉以轻心。

怎样护理中风昏迷病人 

1.眼的护理

中风昏迷者的眼睛经常闭合不拢,瞬眼反射消失,失去对眼球的生理保护作用。这样一则容易使异物落入而损伤角膜;二则容易在改变体位时因枕头或被子碰伤角膜,而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和结膜炎;三则可发生角膜干燥。因此要特别注意眼睛的护理。对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可用1%硼酸或生理盐水洗眼1次,然后用0.25%或0.5%金霉素眼药水滴眼,并涂上金霉素眼药膏或硼酸软膏,再用纱布遮盖或带眼罩保护角膜;对眼睑闭合较好者,每日滴0.25%氯霉素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水3~4次。

2.口腔护理

如有假牙,应取出假牙;常清除口腔分泌物,分泌物较深应用吸引器吸出;保持呼吸道畅通;每日用浸泡过生理盐水的棉球或棉签做口腔护理,如有溃疡可涂以甲紫等。

3.皮肤护理

可按预防褥疮的方法护理。

此外,应让病人取侧卧位,不要仰卧,这样可以避免分泌物、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1个月

偏瘫病人应该怎样护理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中风可能会导致患者瘫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护理患者呢?

1.重视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

2.严密观察病情:重点观察病人的意识、精神状况、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各项生命体征(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及瞳孔变化)并做好记录。

3.肢体保持功能位置:腕关节要适当保持轻微弯屈,手中可放一个卷好的手帕;下肢用夹板将足后跟垫起,使足背与脚底呈90度角,预防膝关节伸直性挛缩,腘窝医院神经外科庞其军小枕,使腿微屈,同时注意患肢做被动活动和按摩,防止关节僵硬、畸形。

4.按时翻身预防褥疮,患者肢体禁用冰及热水袋,防冻烫伤。

5.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时轻拍背部以利于排痰,必要时可以人工辅助排痰。

6.管理好尿便,供给足够的水份,适当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7.指导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脱衣服、洗脸、吃饭等。

8.无明显原因的下肢肿胀时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中风的按摩法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在发病前常有头晕、乏力、手脚麻木等症状,或者有多年的高血压或颈椎病等病史。发病后常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肢体抽搐或软瘫,当日或数日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瘫痪等。

按摩治疗中风具有双向调节(溶栓和止血)的作用,可解除脑血管痉挛和降低颅内压。过去,许多人在为中风患者按摩时只将重点放在手脚上,故收效甚微。简便有效的中风按摩治疗的处方:

按摩步骤:先按摩患者的肩颈部和头面部,再按摩腰背部,最后按摩上下肢和胸腹部。

按摩力度:先轻后重,循序渐进。

按摩次数:每天可按摩1次,每次按1小时。

按摩方法:在患者发病的一个星期内可让其取半卧位(保持头高脚低位)进行按摩,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让患者取仰卧、侧卧和坐位。

具体的按摩方法如下:

1.头颈部按摩

1、可用手指拿捏患者肩颈部的斜方肌和相关的督脉、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等穴。

2、用手指按摩患者肩颈部的肌肉和天柱、哑门、风池、肩井、廉泉等穴。

3、用手指揉按患者头面部的肌肉和百会、囟会、印堂、太阳、人中等穴。

2.背腰部按摩

可用手指或掌根部揉按患者背腰部的竖脊肌、腰方肌、脊柱和相关的督脉、膀胱经等穴。

3.上肢按摩

可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侧上肢的肌肉和天府、曲泽、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等穴。

4.下肢按摩

可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侧下肢的肌肉和血海、足三里、委中、涌泉等穴。

5.胸部按摩

可用手指揉按患者胸腹部的肌肉和华盖、玉堂、膻中、中脘、天枢、气海等穴。

如何预防老人二次中风?

事实上,无论是预防首次中风还是二次中风,严格的降压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其危险程度与血压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当血压升高时,会引起全身的细小动脉痉挛,血管壁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形,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弹性减退,从而形成或加重动脉硬化,如果再加上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血栓更容易形成。若血栓发生在脑血管,便形成脑梗塞。

另外,相当一部分的高血压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不按医嘱服药,使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动脉反复痉挛,长此以往,易引起脑组织出血或水肿,并最终导致脑出血。

脑血管病如何平安过冬

脑血管病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性,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北京冬天比较寒冷,昼夜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超出人们的生理调节范围,造成人体血管收缩,从而容易形成血管阻塞,诱发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患者在过冬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控制危险因素

对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的、积极的、有效的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脑血管病患者一般都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原发病,对于这些情况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正规、科学的观察和治疗。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每天测量血压,在医师的指导下,调节用药剂量,血压的控制要根据个体差异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波动。另外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限制食盐,饮食宜清淡,适当运动。

2.控制情绪

情绪的刺激对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有很大的危险性,极度愤怒或紧张都有可能使脑血管破裂而诱发中风。因此,遇到各种情绪的刺激时不要过分激动,切勿与人争吵,平时要记得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

3.避免过度疲劳

平时要做到生活规律,不要做超过自己体力和精力的事,如长途旅行、爬山等。

4.注意防寒保暖

平时要留意天气预报,气候变化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清晨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应在被褥中活动身体,并请家人将室内变暖和;洗脸、刷牙要用温水;如厕时应穿着暖和;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大衣等,注意保暖。沐浴前先让浴室充满热气,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

5.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多到户外晒10分钟的太阳,血压可下降6个毫米汞柱。紫外线照射可使机体产生一种营养素——维生素D3,维生素D3与钙相互影响可控制动脉血压。但早晨锻炼不宜过早,锻炼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

6.合理饮食

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每天不多于6克。饮食要低脂、低糖,应当多吃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等,平时应避免吃油腻、煎炸食物、戒烟戒酒。另外注意要保持大便通畅。

另外,一旦发生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发视力下降、失明,突发头痛、眩晕等情况时应及早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脑梗死在发病3小时到6小时内进行治疗的患者,比6小时后才得到治疗的患者致残率低40%。

中风康复期需按6步走

1.控制血压

随着血压升高,中风再发风险逐渐增加。专家建议,中风患者每天应坚持测量血压,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把血压保持在/80毫米汞柱以下。同时,减少盐的摄入(每天少于6克)也有助于血压的良好控制。

2.定期查血脂

新近的研究发现,中风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同时能降低主要冠脉事件如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他汀类药物除通过降脂作用降低中风再发风险外,还可能通过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降低中风再发风险。专家建议,中风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LDL)控制2.6毫摩/升(毫克/分升)以下。若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则应把LDL控制在2.06毫摩/升(70毫克/分升)以下。

3.定期查血糖

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2~4倍。无心脑血管事件史的糖尿病患者在未来8~10年中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高达20%。已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未来再发的危险超过4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糖代谢紊乱患者发生或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很大。专家建议,无糖尿病史的中风患者应定期(每半年)检查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若发现有血糖升高,应积极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中风患者,更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降糖治疗,并监测血糖。

4.戒烟限酒

吸烟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使中风风险增加2倍。饮酒过量使中风风险增加2~6倍。专家建议,中风患者应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红酒不超过50毫升,啤酒不超过毫升,尽量不喝白酒。

5.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是每个中风患者都必须坚持的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吡格雷(波立维)等。此外,合并房颤的中风患者还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口服抗凝治疗。

6.坚持功能锻炼

目前主张,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越早越好,锻炼时应量力而行。完全偏瘫的患者可在家属帮助下做一些患肢的被动运动。手脚未完全瘫痪的患者则应多活动患肢,如抬手、伸腿等。若有条件,可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老人中风后该如何来护理?

1.如何护理

如果老年人得了“中风”,生活不能够自理。作为老人的子女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病重的老人。那么,作为子女该从何做起呢?首先要劝说老人树立信心,锻炼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等到肢体可以主动活动时,就应鼓励老人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档或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轻者可用健身球)。再进一步,则可搀着老人练习站立和行走了。

有些子女怕“中风”的老人摔倒发生不幸,于是不让老人进行活动,这样并不妥。其实,愈是早期开始活动,肢体功能的恢复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愈低。据统计,卧床不起的“中风”老人在5年内的死亡率为54.7%,而能活动的“中风”老人仅12.1%死亡。

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

预防褥疮非常重要。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并压迫疮面。

老人长期卧床,食欲不好,应吃些蛋羹、豆浆、牛奶、藕粉、米粥、水饺、鸡汤、细面条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喂饭要有耐心,咽下一口再喂一口,切不可过急,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如果瘫痪老人不习惯于卧位排尿,出现排尿困难,可用手轻轻按摩下腹,或用热水袋敷下腹,会收到一定效果。卧床的老人由于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而便秘又往往是“中风”复发的原因,故不可等闲视之。如3天不解大便,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药物治疗。对右侧半身不遂,出现听障碍的老人,要劝其慢慢讲话,多听收音机,多让儿孙和他(她)交谈,以重建语言功能。当然,这个过程较慢,需要极大的耐心。

“中风”老人在恢复期死亡的原因约60%是肺炎。所以,注意室内通风,适时增减衣服、做好保暖,防止发生感冒。

照顾中风的老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如果“中风”的老人能得到细心照料,多数人可在一年内恢复,其中半数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2.预后怎样预防中风复发?

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5、多吃果蔬不易得中风。

蔬菜和水果为何能降低脑中风的风险?首先,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此外,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而自由基增多,就会增加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其次,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起到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天从蔬菜和水果中摄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下降3%~5%。基于这一认识,发达国家国民迅速调整膳食结构,少吃肉、糖、脂肪,多吃果蔬。

因此,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第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钾、镁、叶酸等营养物质。钾元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镁元素也具有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等预防脑血管病的功效。而叶酸能将中风病人体内的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降低血液中半脱氨酸的浓度,从而减少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此外,许多果蔬中含有寡糖,有减低血流凝集的作用,也可以防止中风。

3.脑中风家庭救护需注意八点

1、应使病人仰卧,可不放枕头或将头肩部稍垫高,使下颌略微仰起。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2、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4、对于昏迷的病人,若医生暂时不能到来,可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内,小心地放在病人头上。

5、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6、避光。

7、打电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

8、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病人服药。

处理脑血栓后头痛的6个方法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显著性别差异。它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

脑血栓的后遗症中最多见的就是偏瘫。但是头痛作为脑血栓重要的并发症,临床上不容忽视。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其并发症。

头痛是脑血栓形成的一个伴随症状,且往往随着整个脑血栓的好转而缓解或消失,所以针对脑血栓的治疗,也就是解除了产生头痛的病因。脑血栓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1.一般支持疗法:脑血栓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加强调养护理,给予低流量吸氧,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及营养。昏迷患者应注意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翻身,防止吸人性肺炎及褥疮,有发热及合并肺部感染者,应及早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

2.改善脑的血液循环:恢复血液供应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校循环建立,以缩小梗塞范围。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O6代血浆、烟酸、罂粟碱、维脑路通、-2、复方丹参液、川芎嗪、抗栓丸、己酮可可碱、培他定等。脑血栓急性期有脑水肿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宜用扩血管药和扩容药。

3.防止脑水肿:大面积的脑梗死以及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等,均能产生严重的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而诱发脑缅,危及生命。所以对于脑血栓急性期,提倡降颅压治疗。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高渗液、利尿剂及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方面作用快,效果显著,并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从而有效保护脑细胞。利尿剂常用呋噻米、螺内酯或氢氯噻嗪等。清除自由基常用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维生素C、维生素E等。

4.抗凝疗法:适用于高凝状态的患者,目的是防止血栓扩大而加重病情。但抗凝治疗时必须每日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测定。

5.溶血栓疗法:国内常用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以及蝮蛇抗栓酶。国产尿激酶2万单位加人5%葡萄糖液毫升中静滴,每分钟50滴,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6.物理疗法:目前国内针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采取众多物理疗法,有高压氧舱治疗及颅脑超声波治疗。高压氧治疗是在闭合加压氧舱内进行的,吸氧时间总共90~l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青少年预防中风四个措施

俗话说:“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此话说明了中风对人类的危害之大。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它是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其中脑血栓形成是最多见的疾病之一。

过去认为,脑血栓形成是老年人的疾病,常常是在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脑血栓形成已逐渐趋向于年轻化。在我们收治的例脑血栓形成病人当中,13例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整组病人的10.3%。而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报告中比率更高,因此脑血栓形成的年轻化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老年人脑血栓形成,其病因比较单纯,多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出现的。而年轻人脑血栓形成,病因就比较复杂,只有部分人有比较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显然这些人的脑血栓形成与此有关。而35~45%的年轻人脑血栓形成病因不明,从许多的实验资料看,在20~30岁年龄组,脑动脉硬化的出现率为6.0~15.4%,而50岁年龄组则为32.6%~38.3%。对战争时期死亡青年士兵的解剖中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大动脉已有显著的粥样硬化。由此可见,年轻人脑血栓形成与不典型糖尿病有关,还有的与心脏疾病及服用某些特殊药物有关。

对此应采取对预防青少年中风有益的几个措施:

1.积极治疗儿童期肥胖症

据观察,儿童期肥胖症约80%以上会转为成年人的肥胖症。过于肥胖易导致早发脑动脉硬化。另外,儿童期肥胖还能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疾病,而这些疾病又恰恰是中风的危险因子,因此预防儿童肥胖症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避免儿童肥胖症的发生呢?首先要从大人做起,如果夫妻中有肥胖症的,应进行积极治疗后再生育,因为很多资料证实,肥胖者的乳汁喂养出的孩子也易肥胖。另外,从幼儿期起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荤素搭配,不要过分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还应鼓励儿童多参加体育运动,这对防治肥胖症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应注意儿童高血压、心脏病的防治工作,特别对有高血压、冠心病家庭史的儿童应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把疾病控制在萌芽之中。

2.青年人应定期检查身体及时性现高血压及非典型糖尿病

有这类疾病家庭史者尤应注意。经验证明,有些年轻人的高血压、糖尿病是在中风后才被发现的,而病前一直未被发现。

3.调整饮食结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饮食无节制,只注意高热量、高营养,以致部分人年纪轻轻就大腹便便,成了中风的“苗子”。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应注意“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糖、低脂”的两高两低饮食。除此之外,三餐食物要搭配好,有人说“早饭抢着吃、午饭分着吃、晚饭送给别人吃”,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还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既强身,又健及。吸烟对人体有百害无一利,故应戒烟。当今世界,饮酒之风盛行,但应切记,只能适量饮酒!国外有学者推荐,如有饮酒嗜好,宜饮低度酒为宜,每日以不超过60毫升为准。否则,饮酒过量,伤肝损脑,贻害无穷。









































白癜风应如何治疗
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mkw.com//mjccwh/942738.html
------分隔线----------------------------